通信一体化机柜技术参数设置
时间:2025-08-06通信一体化机柜的技术参数设置需综合考虑环境适应性、结构可靠性、功能集成性及设备兼容性,以下从基础参数、结构设计、性能指标及功能模块四个维度展开说明。
一、基础参数设置规范
1.尺寸标准
高度:以“U”为单位(1U=44.45mm),主流型号为42U(1867mm)、47U(2054mm),需满足设备安装空间及冷/热通道封闭需求。
宽度:标准为600mm(适配19英寸设备),800mm机柜可提供更宽的电缆管理空间。
深度:数据中心常用1200mm,确保服务器及走线空间;户外场景可根据设备尺寸压缩至800-1000mm。
2.环境适应性
工作温度:户外机柜需覆盖-40℃~+60℃,户内机柜通常为0℃~40℃。
湿度:≤95%(+40℃时无凝结),大气压力70kPa~106kPa。
二、结构与材质技术要求
三、核心性能指标设置
1.散热与温控
散热方式:设备舱采用空调(MTBF≥50000h)或热交换器,蓄电池舱可选半导体制冷。
温度控制精度:舱内温差≤±2℃,避免局部热点影响设备寿命。
2.电气安全
绝缘电阻:接地装置与箱体间≥2×10⁴MΩ(500V DC),耐电压≥3000V DC/1min。
阻燃等级:内部线缆及材料需符合GB5169.7实验A要求。
3.防护与防盗
机械强度:表面垂直承压≥980N,门打开后外端承压≥200N。
防盗设计:三点式固定锁,螺丝内置,可选智能门禁及振动传感器。
四、功能模块配置要点
1.智能监控系统
集成温湿度、电流、电压传感器,支持本地显示及远程数据上传,断网/断电时数据可本地存储。
配置门磁传感器、烟雾报警器,联动消防模块(如气体灭火装置)。
2.电源与备电
内置-48V直流照明系统,支持双路市电输入及锂电池备电模块(续航≥4h)。
PDU(电源分配单元)需具备过载保护、电流监控功能,输出接口兼容C13/C19标准。
通过以上参数的精细化设置,可确保通信一体化机柜在不同场景下的稳定运行,同时兼顾扩展性与运维便利性。实际配置中需结合设备功率、安装环境及行业标准动态调整。
- 上一篇:通信电源柜接线检查方法
- 下一篇:网络机柜规格